教育研习是师范生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教育理论认知的过程,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特邀绵阳南山中学高中历史备课组长郑劼老师于2025年6月11日,为2022级历史学专业学生开展历史研习专题讲座,由吴文志老师主持。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破解困惑,蓄力成长”,郑老师从自身经验出发,对所带实习生出现的问题及困惑进行反思,总结出相应的教学经验,教师在教学前要提高备课的效率,准备把握学情,尤其是在面对新高考改革下的选科困境,如何提出策略,同时还要选择教学中所需的素材;教学中要学会运用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设计的效果;教学后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从当前教学现状出发,为学生的教学解决了困惑。
其次,郑老师从教学的三要素“课标、教材、命题”,结合教学设计和高考题型案例,为学生解答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一是察同侪:精准把握学情,有效沟通互动。师范生需从“研、诊、溯、萃”四步入手,实现学情精准把握与教学高效互动。学情分析需贯穿教学全程,以数据与互动为支撑,实现从“经验判断”到“科学施策”的转变。二是寻幽径:融趣于教,活用理念与技能。郑老师以“有趣、有效、灵活”定义优质历史课堂,并提出具体实践路径,以“趣”激活课堂,以“效”落实目标。好课需兼顾“趣味性”与“实效性”,在灵活运用中平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是稳步伐:对接大学理论,应对时代挑战,持续反思成长。师范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设计个性化的历史课程。最后,郑老师结合时代背景对师范生提出几点期许,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以期成为未来的教育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通过本次讲座内容的学习,解决了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进一步总结了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为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动力,理解了教师职业的“答疑解惑,传道授业”的价值,为成为未来之师奠定基础。

(图文:罗敏 一审一校:付艳、吴文志 二审二校:邹勇 三审三校:曾亚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