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5月9日下午,文学与历史学院在弘文楼419会议室召开了学风建设大会暨本科生导师制工作专题会,会议由党委书记马泽民主持,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会上,学院院长杨观分析了目前的学风现状,梳理了当前存在的学风问题,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他强调良好的学风是一个学院的灵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关键,更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保证。良好的学风教风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学院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他要求全体教师凝聚共识,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坚持教风带动学风,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等方式,引领优良学风的形成。
龙艳萍对《文学与历史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以及《文学与历史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进行了解读说明,公布了本科生导师名单,发放了班导师工作记录本。
马泽民强调,学风建设工作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尤其重要,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全体教师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认识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共同抓牢抓好抓实学风建设。二要在行动上坚决落实。根据学院制定的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和导师制实施办法,结合专业、年级特点,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学历提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上忙起来。
本次学风建设大会暨导师制工作专题会的召开,为学院的学风建设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学院全体教师将致力于推动学风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使全体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规范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
(来源:学生工作办公室文:王小宇 一审一校:周华 二审二校:龙艳萍 三审三校: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