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太白讲坛第47-51期:文学与历史学院学术活动月之“欧洲文明”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23-11-03 19:34:16  浏览:

学术讲座作为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术讲座不仅是知识传播和交流的手段之一,也是促进教学科研及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术讲座往往是专家学者多年科研和教学成果的展示,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师生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对专业前沿动态的了解、知识的积累、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推动学院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学与历史学院于2023年11月2日到3日开展了“文学与历史学院学术活动月之‘欧洲文明’系列讲座”。讲座进行了五场。分别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开大学讲座教授俞金尧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心主任张炜,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信美利、赵博文以及范继敏博士。历史学专业21、22和23级全体学生聆听了讲座。

俞金尧教授在其讲座《在市场经济中实现现代化》中根据欧美国家市场经济的历史,提出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是市场经济的两个手段和表现,不存在完全"放任"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定是法制经济,一是依法,二是保护个人产权。俞金尧先生的报告对于正确理解市场经济对顺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1D642F02045B12F14BA1EB49AE8EC6C8

4F3D9D300F3DFB2C49821677B3CA6DE1

9E407C253FED08A1E207EA48ECD2315F

79CF178E5183E024A20151046727EEB3

D03AB63C87CA91BA5B04CC739A69DF18

DFCBC2A70693F9F82D9D10825EE49FE8

张炜研究员在《英国内战时期的政治民谣》中分析了英国内战时期的政治民谣,指出这一时期的政治民谣普遍采用“君臣模式”的叙述框架,通过揶揄、嘲讽等修辞手段,系统性地解构了议会派提出的自由、民主、人民主权等主张。这一现象折射出17世纪40年代议会当政在民间的某种负面映像,表明人们对君主制的认同感依然强烈,进而得出17世纪40年代的“民主”无论从制度还是观念而言都非常薄弱,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革命”是17世纪末的光荣革命。

490B1E670EDA79B42AE159DB72CE32A4

FAB6E23E5331533A0C4D9017857F9CD4

62742EAE760757AF7821E13F4FFBEE91

418DBCC740056FABDB7C2EDC4E4F8562

信美利博士作为国内为数不多能熟练使用意大利语进行意大利史研究的学者,其讲座《但丁和他的时代》从西方著述将但丁时代作为一个单独的历史时期入手,详细介绍了但丁其人及其思想,修正了我们对于但丁及其所处时代的一种刻板印象。

8B942B15E23B2AE60C34608674FBCE9B

69ECEFF4CC96326EC661B92F544EABC7

37CA23DED49C02573F25DED112EBB42F

9E081A693D8F71D78D944EBF46DCDB94

赵博文博士在《政治史的回归:近代早期英国史的“新政治史”转向》中,一方面展现了英国传统政治史到新政治史的转变过程,从“可信”史料贫乏,政治史封闭,再到20世纪80年代更多史料的运用使政治史话语、信息更加丰富,对政治文化及非制度化的研究逐渐登上舞台。另一方面介绍了“新政治史”的贡献及不足,包括对史料范围的拓展,研究维度的复兴与多元化,同时也有声音提出“新政治史”实是借社会史强行复苏。

0F1AAA085100A036D09A9709B93271CA

1372B53852C4AAB395FD0130C9734E77

AC24CA6B42195F09E3B6770117818485

D1932B73B10E181158FB4F559A5BE327

范继敏博士作为德国史研究的新秀,在其《西德和平运动中的美国形象》讲座中,在西德和平运动的概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西德和平运动是否就是反美主义运动这一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上,范博士提出西德的和平运动并非就是反美主义运动,德国与美国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和平运动中的反对美国的因素是为了修正西德人看来美国政府不正确的做法,而不是对整个美国的否定。

B2818FA06AA7776723ADAC17FC468725

C57DE5E3FB61D32BDAE4A4295D14E338

1B53FD48D49066D83F36B12E74F341CC

B6F7B67B0B2C76393732B0DC026F398F

在五位专家的讲座中,我院历史学专业的师生对专家新颖的观点新颖、深刻的理论感到叹服。难能可贵的是,我院学生并不盲从,而是在听学术讲座时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思考,敢于在知名的专家和学者面前提问,这无形中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丰富其知识结构,提高其能力素质。

从讲座效果来看,反响热烈。不仅学生表示这是一场学术盛宴,老师们也对此进行了高度评价。讲座结束后,不少师生仍然热情不减,纷纷表示希望学院能够经常举行高质量的学术讲座,使之能够接触学术前沿,能够与专家进行观点碰撞、思想交锋,引发自己进入更深的境界。

(来源:文学与历史学院 文:曾亚英 审核:杨观)